6月1日,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省农科院在镇赉县共同主办吉林省第十届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鉴评会。鉴评现场,来自天津农学院、黑龙江农科院、辽宁农科院、辽宁稻作所、吉林省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等单位的19名专家担任评委进行现场鉴评。

鉴评专家们对每个参评品种的米饭气味、外观结构、适口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得分高低作为品种入选依据。经现场品鉴打分、成绩统计组结果核定、综合鉴评专家组审议,共5个品种获得本次鉴评金奖。吉林农业大学凌凤楼团队选育的水稻品种吉农大571获得金奖,这是继吉农大809、吉农大538、吉农大138、吉农大667、吉农大703之后又一重大突破,至此吉林农业大学在吉林省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鉴评活动中已连续四届获奖。

吉农大571是吉林农业大学针对水稻品种产量与品质及食味性难以达到同步提升的技术难题,采用生理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先进技术方法,经过多年多点筛选鉴定和系谱选择培育,于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质食味高产粳稻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穗长20.7厘米,平均穗粒数131.8粒,千粒重25.3克。米质符合优质2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标准,米质优,米饭香味浓郁,符合绿色、优质食味、高效生产需求。

吉农大571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均表现优异,丰产性好,稻米品质优良,适应性广,其应用前景十分看好。由于其米质优良,商品率高,是订单农业的首选品种之一。审定推广后按每年种植80万亩计算,推广三年,累计推广240万亩,每亩增产30公斤计算,总计可增产稻谷0.72亿公斤,每公斤稻谷按2.6元计算,可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87亿元,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该品种的选育及大面积推广对于实现吉林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以及促进东北稻米品质提升都有着积极的引领作用。
吉林农业大学一直走在水稻育种的最前沿,依托吉林农业大学水稻育种与生理创新团队和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基因编辑育种、农作物功能基因组学等新手段加速了育种进程,实现了从“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确育种”转变,大幅提高了水稻育种效率,创制了多个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引领吉林省水稻育种进入3.0时代。吉林农业大学水稻育种科研实力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目前吉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收集、创制水稻种质资源6077份,其中优质高产资源1400余份,优质食味资源800余份,香稻资源300余份,高产、抗寒、抗旱、抗盐碱等资源3400余份。以此为基础,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吉林农业大学科研力量,进一步创新水稻育种技术,吉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有信心把水稻品种的“丰产性、优质性、抗性、广适应性”综合在更高水平上,为吉林省水稻产业发展以及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